喜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我市一人入选!--鹰潭文旅官方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3月20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942人入选。其中,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刻铜)贵溪錾铜雕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俊军成功入选,成为我市第二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俊军简介

黄俊军,男,江西贵溪人,1968年3月26日出生,大学学历,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金属錾雕国家非遗“贵溪錾铜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赣鄱英才”、“赣鄱工匠”、江西省文化名家、江西省轻工业联合会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学院外聘专业教授、鹰潭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贵溪市人大常委、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2023年4月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9月获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入选中国金匠榜、荣获“鹰潭市市长质量奖”。黄俊军同志三十多年专注于金属錾雕技艺领域,技艺造诣可代表国家级水平,在技艺传习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100多名錾刻技师,对金属錾刻这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什么是錾铜雕刻?

錾铜雕刻也称铜雕、铜錾刻,指用錾刀在铜器物上刻画,是我国流传甚早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

铜雕工艺非常复杂,工序繁多。利用铜材柔软和延展的肌理特性,据其纹饰要求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铜雕工艺介于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之间,利用平錾、镌錾、圆弧錾、一字錾、弯錾、定型錾、珠点(鱼子纹)錾、麻点錾、冲子錾等各种錾刀,依靠指法的灵巧运用和腕力的来回运转,在铜板上轻、重、快、慢的錾刻出不同风味、纹路细腻的图案。融合银錾刻之精细与锻铜的大气为一体,其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感及独特的古典魅力颇受世人青睐。

錾铜雕刻工艺始源于夏商,兴盛于大唐,距今已有近3000多年历史。所谓的“錾”,就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实现“以片作圆、小料大做”。完成一件铜錾刻工艺作品,需要150多种不同的錾子和勾、落、串、点、台、压、采、丝等10多种方法。经过各代艺人们的长期不懈努力,至唐后期,铜錾刻工艺日趋成熟,制造工艺和装饰风格都发生了大的飞跃,铜錾刻工艺品也由最初的常用型过度到实用装饰并举的顶峰时代。

“江南第一錾”——贵溪錾铜雕刻

贵溪錾铜雕刻在吸收传统铜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挖掘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錾雕”技法,既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又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的美学追求。

经过贵溪各代匠人们的不懈努力,精湛的铜錾技艺的结晶尽情发挥在铜器上,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古法造型、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兼收并蓄”的錾铜雕刻工艺特色,在享受美的艺术中充分彰显其古色古韵,纹饰清晰、形象传神、新颖别致集为一体的艺术魅力。

鹰潭贵溪,有着丰富的铜资源,这为贵溪錾铜雕刻技艺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贵溪錾铜雕刻工艺受到道文化、象山书院文化的影响,其制作工艺特点鲜明,宗教文化色彩浓厚,作品表现更接近自然古朴,保持着一种原始的随意性和不可复制性,被民间誉为“江南第一錾”。

2021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贵溪錾刻铜雕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跟着大师学习“贵溪錾铜雕刻”

文化惠民、服务共享,鹰潭市文化馆推出贵溪錾铜雕刻精品课程!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黄俊军老师的课程学习。

该篇文章来源:鹰潭文旅官方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