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昌·中国傩园 开启一场傩文化与巨型石像奇妙之旅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6月15日

傩戏,这门从远古祭祀中走来的活态遗产,在赣鄱大地的雨雾中更显神秘。6 月 11 日,记者踏入南昌・中国傩园,于烟雨朦胧中解锁三大文化秘境 —— 面具大道的石刻史诗、瓷板画里的釉色春秋、神仙林的神话氤氲,且看雨水如何为千年傩文化披上诗意纱幔。

打卡点一:面具大道・雨雾中的石刻神谕

水雾中的远古对话

细雨如丝,将占地 2 万平方米的傩园晕染成水墨长卷。步入园区,20 尊 6 米高的傩神石像沿坡道矗立,灰黑色花岗岩表面凝着水珠,宛如上古神谕凝结的露珠。怒目圆睁的 "开山神" 面具棱线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锋利,眉弓处的水流如汗滴滚落,仿佛下一秒便要冲破雨幕怒吼;"魁星" 面具嘴角扬起的弧度浸在水雾中,青铜色的唇纹间似有古傩调在回荡。

39 米高的 "傩冠" 巨鼎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鼎身雕刻的 108 面傩面具随雨势明暗变幻 —— 当游客撑伞走过,伞骨划过空气的声响与雨滴敲打石面的节奏,竟暗合傩戏祭祀中的鼓点韵律。来自武汉的游客王露轻抚石像沟壑:"看这雨水顺着傩神面具的泪痕流淌,突然懂了古人为何说 ' 石能言 ',每道水痕都是千年祭祀的回声。"

打卡点二:瓷板画研究中心・釉火里的千年肌理

墨色晕染的雨中诗意

穿过雨帘,巨鼎之下的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如暖玉生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邹武正用细笔在素瓷上勾勒,釉料遇水泛起珍珠光泽:"瓷板画讲究 ' 火中求艺 ',一幅肖像需经 800℃窑火三次烧制,恰似傩戏面具的雕刻,都要在淬炼中见真章。"

展厅内,一幅《傈僳族长老》瓷板画在灯光下泛着蛤蜊光 —— 老人眼角的褶皱被釉色层层晕染,银须根根分明,连瞳孔里的慈祥都随瓷面反光流转。郑州游客杨丽霞贴近细看:"你瞧这鼻梁处的釉色渐变,像不像傩神面具上的朱砂彩绘?原来瓷与石,都在诉说匠人对永恒的追求。" 展柜里,1920 年代丽泽轩瓷庄的老照片与当代 3D 打印瓷板画并置,见证着非遗技艺的古今对话。

打卡点三:神仙林・雨幕中的神话浮世绘

雨雾里的神祇苏醒

巨鼎南侧的朱红拱门后,藏着被雨雾浸泡的神话秘境。24 尊石刻神像沿蜿蜒小径排列,雨水在《牛郎织女》石碑上冲刷出沟壑,鹊桥的云纹里积着水珠,恍若真有银河倾泻。土地公石像的拐杖顶端凝着水滴,青苔覆盖的袍角随山风轻摆,仿佛下一秒便要拄杖走入雨巷;送子娘娘怀中的婴孩石刻被雨水洗得发亮,眉心红点似有温热气息透出。

最妙的是雨中的 "太上老君" 像 —— 雨丝在拂尘石刻间织成银网,袍袖褶皱里积着雨水,当山风穿过林间,水珠从袖角坠落的瞬间,竟似仙长正挥袖播雨。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师陈默蹲身拍摄:"看这雨水在神像眼窝处聚成小池,天光倒映其中,像极了傩戏里 ' 通神 ' 的瞬间,原来自然才是最古老的傩师。"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