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腐竹带火一座古村!江西小村的 “非遗” 致富经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8月06日

在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一根传承数百年的腐竹,让这座庐陵文化发源地焕发新生。当地以非遗文化为钥,打开乡村振兴之门,让土特产成 “爆款”、古村落变 “打卡地”、老民俗成 “新潮流”,书写出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生动篇章。

水南镇的腐竹制作技艺,承载着当地 “五里三状元” 的历史记忆。明代状元刘俨将其作为贡品带入京城后,这道美食便有了 “状元竹” 的美誉。如今,这项吉安市级非遗技艺成了村民的 “致富经”:手工制作的腐竹每斤售价 30 元,当地 3000 多人投身相关产业,年销售额超 7000 万元。通过合作社与电商平台联动,“庐陵水南” 品牌腐竹走向全国,让 “富足” 寓意照进现实。

古村落保护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吉水 32 个传统村落完成保护性规划,仁和店古村、栗头村等老村落修旧如旧,石板路、古屋与现代设施相映成趣。固洲村村民欧阳清莲从打零工到开起醪糟店,年收入达四五万元,印证着 “环境美了,日子火了” 的变迁。这些古村落串点成线,形成科举文化、商贾文化主题旅游线路,让历史遗存成为 “活的景区”。

传统民俗也玩出了新花样。国家级非遗鳌鱼灯舞走进上下老街,瑞兽穿梭腾跃的表演引得游客驻足;解缙故里的历史街区融入民俗体验,600 米老街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文化地标。老技艺与新场景碰撞,让民俗活动从 “节庆表演” 变为 “日常风景”,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从一根腐竹到一片古村,吉水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不是 “过去式”,而是乡村振兴的 “活资源”。当非遗技艺扎根产业、古村落留住乡愁、老民俗拥抱时代,文化的生命力便化作发展的驱动力,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独特答卷。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精选推荐